What's Web2.0
Web2.0概念根據O’Reilly總裁Tim O’Reilly的分析,web2.0是包含下列概念:
Web2.0—超越單一裝置,視網路為平台
Web 2.0的數位資訊必須來自不同角色的人的參與,有提供網路平台的服務供應商,有使用服務的初級消費者,有產生有用資訊的資訊生產者,應用層面廣泛勢必超越單一裝置,而此時網路必須為資訊平台,任何服務可輕鬆載入,消費者生產者喜歡使用,久而久之,將帶動服務與內容資訊同步提昇。例如iPod/iTunes 的結合,藉由音樂的分享,此時初級消費者同時也是資訊生產者,此時將產生大家共同擁有的「群體資料庫」。
Web2.0─「聚沙成塔」的群體智慧
Web 2.0的數位內容來自於參與者產生的各種數據資料,內容參與者將這些內容數位化後,即可重覆使用,當聚集了許多內容參與者產生的資訊,就會產生龐大的知識力量。如提供部落格服務的網站,聚集許多人的部落格之後,將成為重要的群體資料庫例如Google的搜尋引擎,經由關鍵字搜尋出相關的網頁,其背後所隱含的就是許多網頁的群體資料庫。
Web2.0─以人為中心,考慮人的感受
傳統的網站以事物為中心,如購物網站,刊登出商品訊息,它不需考慮使用者的商品喜好;如新聞網站,時時更新新聞訊息,它不需思考讀者的感受。Web 2.0以用戶為中心來組織資訊,如個人化網站根據使用者的喜好,給予所需之廣告;搜尋引擎根據個人化搜尋需求,給予最適當之搜尋結果;部落格服務使每個人可以發佈屬於自己的部落格,這些服務皆以人為出發點來思考。
Web2.0─互動與共享
以前的網站資訊流是單向的,網站經營者是資訊內容的提供者,網站使用者是內容的接收者,即使有交流也僅止於表格式的問題回饋及個人資料的填寫,互動性不足。Web 2.0網站強調以人為中心,網站資訊環繞著人與人的互動,如拍賣網站中買方與賣方的互動,這背後隱藏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性,是傳統網站所不及的。
Web2.0─使用者也是內容提供者
以前的網站經營者負責網站所有內容資訊,此時網站內容來源有限,隨著網路頻寬變大、速度變快後,使用者需要更多樣化的內容,很快地這類網站即不符合所需。而Web 2.0網站僅提供內容平台,而不提供實質的內容,其主要藉由大眾共同參與,依據各種不同的網站應用,建構出網站的所有內容資訊,如維基百科(WIKI)即是由大眾參與所建構而成,最終將由大家共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